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拓宽学术视野,园林与建筑工程系于2025年9月23日在热带作物学院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了题为“让睡莲走进园林”,“小小睡莲让我从天台走到国际舞台”的学术讲座,9月24日组织了师生植物爱好者与杭州市水生植物学会理事李子俊和韦家隆学术研讨与交流。


本次讲座特邀我国著名睡莲育种能手李子俊和韦家隆担任主讲,吸引了来自风景园林、园林设计等多个专业的6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伊始,睡莲育种能手韦家隆以绚丽多彩的睡莲图片切入,迅速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他系统介绍了睡莲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分布以及睡莲现代育种技术的创新与园林应用等内容。李子俊农艺师从睡莲与荷花的区别、植物的命名方式、自育睡莲与朱顶红新品种的国际登录、世界各地睡莲的景观应用等方面科普了睡莲的基本知识,特别强调了睡莲国际登录的权威性与重要性,睡莲新品种国际登录与水生植物国际比赛,他指出:一个新品种的成功登录,不仅是对其新颖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国际认可,更是育种者知识产权的重要体现,是科研成果走向世界舞台的关键一步。

9月24日园林植物教研室组织了师生植物爱好者20余名与两位老师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交流,交流中同学们积极提出了植物育种、大创申报与植物研究、个人成长与园林学习、新品种登录与国际比赛等多方面的问题,现场讨论激烈、氛围较好。

本次活动对在校大学生的科研引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打破了“高冷”科研的刻板印象,展示了贴近生活的创新路径。 睡莲作为一种兼具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其研究门槛相对亲民。两位青年老师分享了自己从天台开始的育种故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科研并非遥不可及,敏锐的观察力和持久的热情同样能催生重要的发现。
第二,它提供了跨学科研究的绝佳范本。 睡莲研究完美融合了基础植物学、遗传学、生理学、花卉栽培技术甚至艺术与设计学(花色、花型)。这启发大学生,在“新农科”、“新工科”融合发展的今天,勇于打破专业壁垒,进行交叉学科探索,往往能开辟出崭新的研究方向。
第三,它强调了科研的规范性与国际视野。 国际登录的流程,实质上是一堂生动的“科研诚信”与“标准化”课程。它教育学生,严谨的数据记录、规范的实验流程是科研工作的基石。同时,鼓励学生立足本土资源,胸怀全球市场,思考如何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品种推向世界,树立文化自信。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是一场关于睡莲的知识盛宴,更是一把点燃科研梦想的火炬,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生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