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咖啡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
2025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云南省咖啡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紧扣“云南咖啡产业打造千亿产值”发展战略需求,围绕科技赋能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的“两率”提升,重点开展咖啡资源评价与种质创新、咖啡栽培生物学、咖啡初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等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着力打造咖啡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平台。
一、基金设立的目的
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根据咖啡产业面临的任务与发展现状,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学科前沿,在巩固和提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开放课题为纽带,加强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二、课题资助方向与内容
1、咖啡种质资源评价、利用研究
引进国外野生近缘种资源,围绕现有咖啡种质资源,对特异和核心种质的规模化表型和基因型进行精准鉴定,重点挖掘品质形成、抗病耐逆和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性状优异基因(位点)资源,并解析其功能和调控机制。
2、咖啡绿色高效栽培研究
围绕复合种植模式下咖啡植物学、农艺性状及生产投入/产出比调研分析,初步筛选出综合效果比较好的复合模式;对不同复合模式、种植规格及管护措施的综合效益评价,筛选出最佳复合种植模式;聚焦咖啡动态生长发育与环境和生产方式的交互,研究生态因子、养分和栽培模式对咖啡生长发育的影响,阐明咖啡感受、抵御与耐受逆境的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调控网络,明确咖啡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生长发育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咖啡养分高效利用、合理施肥与水分耦合,构建科学施肥模型和土壤生物培肥技术体系,推动咖啡减肥增效和水肥一体化精准高效应用。
3、咖啡品质形成机制研究
针对咖啡风味物质多样化,各产区风味差异明显,甚至同一产区不同时期品质明显不同的特性,生产中“品种-环境(土壤、气候)-品质”三者关系不清、机制不明等问题。对我省种植的不同种植区的主要咖啡品种品质及与风味物质有关的主要代谢产物进行解析,剖析不同生态适宜区的环境、品种、栽培措施与品质(风味)的交互关系,构建“品种-环境-品质”模型,揭示影响解析不同咖啡品种品质的关键生态因子,阐明其生态驱动机制,实现基因型与环境因子及品质的高度协调。
4、咖啡园病虫害智能高效绿色精准防控研究
重点围绕咖啡锈病、天牛、果小蠹等咖啡重大病虫害防控存在质量安全风险高、影响采后保鲜贮运等问题,研究重大病虫害灾变流行特征,建立病虫情早期诊断体系,开发智能监测技术与装备;针对主栽品种进行品种抗病虫特性评价与机理解析研究,开展生物控害、理化控制、绿色农药等研究。
三、受理时间
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四、其他事宜
开放课题择优资助3-5项,每项5万元,资助年限为2年。成果须以论文(中国科学院2区及以上)、发明专利、新品种、技术规范、标准等形式呈现。《开放课题项目申请书》、《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请在附件中下载。申报书纸质版邮寄至下述地址,电子版请同时发送至lv.flying@163.com。纸质版一式三份,A3中缝装订。
邮寄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帝泊洱大道中段29号
邮编:665099。
联系人:吕振江(0879-3028698)